以古鑒今 中國紅軍長征故事(28)

「俄界會議」遺址。(資料圖片)

文/曾財安

1935年9月10日淩晨,毛澤東率領主要是紅三軍團(彭德懷部)的中央紅軍直屬縱隊離開駐紮地巴西北上。11日,隊伍到達俄界村一帶,與紅一軍團(林彪部)會合。12日,中共中央在當地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向中央紅軍長征隊伍以及全黨解釋中央這次單獨北上的理由,史稱「俄界會議」。

在會議上,毛澤東作出報告和結論:「我們現在背靠一個可靠的地區是對的,但不應靠前面沒有出路,後面沒有戰略退卻,沒有糧食、群眾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到甘肅才對,張國燾抵抗中央決議是不對的。」毛澤東並沒有接納把張國燾開除出黨的建議,只是在會上通過《關於張國燾統治的錯誤的決定》,指出張國燾反對中央北上的戰略方針是錯誤的,並號召其指揮的紅四方面軍的同志團結在中央周圍,與張國燾的錯誤傾向作堅決的鬥爭。當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毛澤東的做法逐漸發揮出團結人心的巨大作用,同時也顯示出其堅持北上的前瞻性與正確性,使人不得不由衷地佩服他的全勝政治手腕。

因為考慮到隊伍人數較少,會議還實事求是地把僅剩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軍委縱隊共約8000人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以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下轄3個縱隊;又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成立五人團負責軍事指揮工作。「俄界會議」後,中共中央率陝甘支隊不作停留,迅速向甘川邊界挺進,很快便到了由國民黨軍所控制的天險山口臘子口。臘子口只有30米寬,是從川北通往甘南開闊地帶的唯一通道,如果不能迅速攻下,只要胡宗南的增援主力部隊一到,那就真的是難越雷池半步。

在這個時候,張國燾對中央帶領中央紅軍北上的行動非常憤怒,電令徐向前及陳昌浩立即把還停留在巴西的紅四軍及紅三十軍拉回阿壩與他會合,卻絕口不提釋放朱德、劉伯承及中央紅軍的紅五及紅九軍團回毛澤東身邊(共約5000多人)。張國燾同時對中央發起政治攻勢,在阿壩的大藏廟裏舉行了一次群眾大會,主題是「反對毛(澤東)、周(恩來)、張(洛甫)、博(古)北逃」,號召紅軍幹部批判毛澤東,並在會上逼迫朱德表態,支援他的反毛操作。

在此禍福難料之際,朱德毫無懼色,當場便指出:「北上是中央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我本人不能違背這個決定,也不會帶領紅軍反對這個決定。」張國燾聽後大怒,當場氣衝衝地罵朱德是一個老頑固,但礙於朱德這個紅軍總司令在軍中的威望,並沒有進一步難為他,很多在場的幹部反而為朱德的安危冒出一身冷汗。相比之下,那些在黑暴政變中貪生怕死,懼禍龜縮的香港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能不汗顏?開完群眾大會之後,張國燾意猶未盡,竟然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0月5日,張國燾在四川理番縣卓木碉(今瑪爾康縣)宣布另立「臨時中央委員會」(史稱「第二中央」),自任中共中央主席,同時宣布開除毛澤東、周恩來、博古、洛甫的黨籍。張國燾以「黨團中央」的署名向洛甫、毛澤東、周恩來的中共中央宣稱:「此間已用中央、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總司令部等名義對外發布命令……你們應稱北方局,不得再冒用黨中央名義」。為了滿足自己攀上黨最高領導位置的私慾,張國燾竟然公然分裂中國共產黨,卻不知這樣做其實是一步踏上了自毀之路。很多時候,覬覦政治權力的慾望真的是可以讓人作出一些連普通人都知道是自毀長城的蠢行,當年如是,在不久將會舉行三場重要選舉的香港又何嘗不是。

另立中央之後,張國燾便南下向成都方面進軍,開始時還是相當順利。紅四方面軍很快便攻克了懋功(不久前張國燾與毛澤東會師之處)和達維一帶,擊潰了國民黨軍3000多人,還抓獲不少俘虜。當地國民黨軍見紅軍去而復返,來勢洶洶,大有威脅成都之勢,連忙派了3個軍守着通往成都的通道,特別是隘口天全。張國燾把紅四方面軍分為兩路,一路跨越夾金山大雪山,攻打寶興縣城,另一路渡過大渡河,奇襲天全並將其攻佔。兩路大軍其後都大獲全勝,合軍後到達蘆山縣,開始逼近成都。

紅四方面軍節節勝利,張國燾日益躊躇滿志,認為自己領軍南下是無比正確的決定。此時,紅四方面軍已經到達成都西南約100公里的地方,眼看就要出山區下平原,到成都吃上大米飯的願望似乎就在眼前。蔣介石見狀大急,連忙調集了約20萬人馬,在紅四方面軍的北、東、南三個方向呈半月形布防,保衛成都。此時,四川軍閥劉湘、劉文輝等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地盤家園,竟然罕有地暫時放下猜疑,與中央軍密切配合拒敵,形勢開始轉為對紅四方面軍不利。

11月16日,紅四方面軍攻下位處成都平原邊緣,四周只有低矮山丘的百丈,由此開始,往成都方向便是一馬平川。蔣介石急了眼,立即集結了10個旅十來萬兵力對百丈發起瘋狂反攻。國民黨軍精銳在飛機與重炮的支援下以團為單位,向百丈進行波浪式的密集進攻,英勇的紅軍當然也不示弱,與敵人反覆進行慘烈的戰鬥。但可惜紅軍兵力相對薄弱,武器落後,糧食與彈藥遠不及敵人,且沒有制空權,在7天內損失了萬多人。50多年後,改革開放時的「八大元老之一」、曾當過國家主席的李先念對百丈一戰仍是耿耿於懷,當時是指揮員的他說:「我們輸了,不得不撤退,張國燾的南下計劃根本行不通。」

所謂兵敗如山倒,國民黨軍乘勝追擊,張國燾不得且戰且退入山區,一直往西到了藏區的甘孜。到了1936年2月,紅四方面軍已經減員一半,只剩下4萬人左右,處境一天比一天艱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