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論 | 內地經濟總量破百萬億意味着什麼?

國家統計局今日對外公布,經初步核算,2020年內地國內生產總值達101598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3%,成為唯一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並保持經濟正向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突顯了中國的體制優勢。與此同時,內地經濟總量首度突破百萬億元人民幣大關,站上新的重要里程碑,繼續保持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亦導致全球大多數經濟體都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預測,2020年全球生產總值同比收縮4.36%至83.84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下滑4.27%至20.807萬億美元,日本將倒退5.27%、德國收縮5.98%、英國更大跌9.76%、印度大挫10.29%。

在一片蕭瑟中,中國內地憑藉應對公共衞生危機強而有力的管控能力,最早成功有效控制住疫情,並頂住美國以提高關稅為主要手段的極限施壓,經濟復蘇速度遠超預期,GDP增速從一季度下降6.8%,二季度迅速反彈上漲3.2%,第三季增長4.9%,第四季增長6.5%,實現了V形反彈和直線拉升,充分發揮出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的特性。

作為最早爆發新冠疫情的國家,中國為控疫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並沒有因為疫情而陷入社會失序與恐慌蔓延中,不僅經濟率先復甦,還順利完成既定的「全面脫貧」目標,經濟總量更首次突破百萬億大關,這也意味着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量更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2020年,按照目前測算的年平均匯率折算,中國GDP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中國將繼續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

經濟體量的擴大,帶來了更大規模的市場和更深厚的內需潛力,為解決結構性問題和提升創新能力留足了迴旋空間,也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集聚了新動能。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挖掘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的潛力。2020年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40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超過55萬億元,資本形成總額也接近45萬億元,這將助推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進一步發揮。

如果說,內地2020年控制疫情及經濟成長雙雙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唯一遺憾的是,香港至今仍未走出疫情困局,經濟仍陷深度冰封。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亞洲金融論壇致詞時表示,2020年香港經濟預料收縮6.1%。不過她指,疫苗在全球及本港的接種計劃帶來希望,如果疫苗成效一如預期,將為下半年經濟復甦帶來動力。

在重振經濟的路上,內地始終是香港的最強支持力量和後盾。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香港只要盡早有效控制疫情,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抓緊「雙循環」大格局的關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準確定位,定可加速香港疫後的經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