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論|推動本地遊 利民利商利政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有緩和跡象,今日確診個案明顯回落至僅有五宗,持續數日的疫情快報顯示,本港已經持續多日源頭不明個案在減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記者會上亦宣布,將於本周五(23日)起放寬本地旅行團、婚禮及文書會議的人數上限。陳肇始表示,業界舉辦本地旅行團將有限制,包括本地遊旅客在用餐以外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在交通工具上的人數上限上是座位的一半,以減低感染風險。旅發局近期亦推出「賞你遊香港」,提供近50個由不同本地旅行社設計的深度遊行程,旅行社可資助每名旅客獲資助200元。能夠遵守防疫規定的本地遊活動可享受政府資助,其中,市民消費800元可取換取旅遊名額。有關措施勢必受到被疫情陰霾籠罩大半年之久的市民歡迎,壓抑許久的市民終於可以近遊港九新及離島,呼吸一口郊野的新鮮空氣,放鬆自我,放任自我,放飛自我。

其實,香港近郊及離島不乏各種賞心悅目的特色景觀,單是縱橫遊近期推出的印洲塘‧ 吉澳‧地質公園‧島嶼遊一天遊‧資深生態導師,就其活動介紹所見已經是琳瑯滿目,極富吸引力。沿途由導遊講解香港生態概況,進一步認識香港。乘搭包船,暢遊「香港小桂林」印州塘,多角度欣賞世界地質公園,穿越4億2000萬年前的土地,細看認識世界地質公園沉積岩園區,並登臨吉澳島品嚐原居民原汁原味的客家海鮮餐,更可吉澳購買茶粿、海味、土特產。市民在外出旅遊的同時,也可約上三五親友知己,談天說地,抒發被困多月的抑鬱煩悶。如果享受政府200元資助,個人只需支付299元,著實很廉宜。

政府推動本地遊至少可以帶來如下好處,其一是紓解抑鬱多時的民心,紓緩被黑暴及疫情壓抑許久的民心;其二是推動市民認知了解自己的家門,增進對香港是我家的感情;其三是拉動本港服務行業,促進本地餐飲及零售業;其四是帶動本港旅遊業,讓更多的市民認知家門口的美景,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本地遊;其五是鼓勵各團體舉辦各種親子親民團遊,增進社會和諧,其六是全民宣傳推廣香港,市民在參與本地遊的旅途中,必然會將所見所聞所品所嚐拍攝照片,並且在各種社交媒體廣為傳播,無形中起到了宣傳香港的效果,旅發局與其將數千萬廣告費用投放到某些單一的國家地區,實不如這種天女散花式的親歷,廣為傳頌,更能夠達到吸引外地遊客的效果;其七,改變香港官民對立的社會現實,改變市民對為官為政者「何不食肉糜」的負面觀感,讓市民能夠切切實實感受到政策的接地氣有吸引力。

說到「肉糜」心態,遠的且不說,單是對兩大超市前後數億的防疫資助,已經引起了市民對政府的種種不滿,但凡正常人的正常思維都知道,在疫情困擾下,超市是唯一沒有受疫情衝擊影響,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疫情的行業。因為疫情需要控關,許多街市的貨源受到了很大影響,亦因此直接推高了街市貨品的價格,與街市不同,超市有強大穩定的供貨渠道,並且有固定的營業時間,因此,其業務絲毫不受影響,而且還因為疫情導致銷售額大幅增長。在這樣一個客觀情況下,超市依然收到政府巨額資助,但卻拒絕提供全部貨品減價優惠,而只是選擇部分貨品減價,又以大抽獎形式來平息市民的不滿。凡此種種,說明這種一刀切的救助資助並未能真正令全體市民得到實惠,這種防疫資助也被市民指為堅離地。又比如,國泰航空在領取政府數億保就業資助後,斷然放棄申請最後一期保就業資助,籌劃在資助期限後大裁員。種種漏洞,都在在證明了政府施政的粗疏疏漏,證明了政府施政的以商為本,而非以民為本,證明了制定政策者的花拳繡腿功夫,只是想告訴市民,他們在做事,至於做事的效果如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總是會有社會爭議,那就得過且過求求其其馬馬虎虎吧,反正撒出去的錢不是我個人腰包的分毫。

放寬並推動本地遊,是德政好政良政,是能夠讓市民真切感受政府有所為的親民之政,政府只要改變過往一成不變的僵化思維,切切實實以民為本為民著想為民謀利,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即能幫助旅遊業界,又能有益市民的資助計劃,讓市民遊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開心,政府就能贏得民心獲得民心,就能拉抬長期低迷的民意支持度。政府既然十分在意民意民調,就更應該廣開言路,多方面徵求業界的意見建議,推出多種實實在在的資助計劃,比如資助遊資,鼓勵購買本地土特海產品,刺激本地消費。甚至如近鄰澳門或新加坡、韓國等提供消費券,刺激市民參加本地遊,讓祥和歡樂的氣氛再次瀰漫本港,讓本地零售市場再度活躍起來。其實,比起高達逾千億的抗疫防疫資助計劃,丁點的本地遊資助經費,皆大歡喜,反對派不反對,建制派更支持,利政利民利商,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