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屈室求存|難忍家暴搬離公屋 黃大仙單親母子蝸居的辛酸(香港劏房故事)

(點擊觀看視頻)

香港幾十萬劏房住戶中,很多家庭都申請了公屋。無奈公屋供不應求,因此不少人只能在小小的劏房蝸居,等待有朝一日能搬入好一點的居住環境。然而,劏房戶中,也有例外。與兒子一同居住在黃大仙雙鳳街一間百呎劏房的阿花,原本居住在公屋單位,無奈因為與同住家人有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選擇搬出原先的住所,成為了一名劏房戶。

阿花母子原本住在公屋,無奈時長遭阿花父親家暴,只能搬入劏房。(點新聞記者 權世馪攝)

【暴躁外公常因瑣事家暴女兒外孫】

阿花母子原本與她的父母一家四口居於慈雲山公屋單位。由於兒子患有自閉症和過度活躍,與老公離婚後,阿花一直悉心照顧兒子。疫情下,學校停止面授課,兒子需要在家中上網課,但阿花的父母不能理解阿花母子的難處,在生活上便有了許多爭執。

有時,兩位老人在家中爭吵,令孩子不能順利上網課;有時,患有長期病患的父親控制不住情緒,行為暴躁,會半夜敲打阿花房門,令兩母子夜不能寢。更嚴重的是,父親時常會因生活瑣事對阿花家暴。

這樣的家庭環境,讓兒子的情緒問題更加惡化,影響生活學習。阿花曾試圖向房屋署申請與父母分開住,無奈公屋戶主是她,未能獲批。阿花有嘗試與父母溝通無果,最終決定帶着兒子搬離公屋,開始新生活。

劏房環境惡劣,母子都擔心用火用電安全。(點新聞記者 權世馪攝)

【「逃離」壓抑環境 母子獲新生】

因兒子還小,又有自閉症,時刻需要照顧,加上自己也長期在壓抑環境中生活,患上情緒病,需要定期複診,阿花未外出工作,兩母子惟有靠綜援生活。阿花無奈地說,她亦想租住一個空間較大的單位,可以給兒子提供良好的環境,但苦於能力有限,惟有租住這間租金港幣5200元的劏房,「房租已經佔每月支出的三分之一,餘下還要繳交各種費用,真的所剩無幾。」幸好兒子很乖巧,很理解目前的生活環境,很少向阿花提出過分的要求。

阿花坦言,搬離家中後,兒子的情緒真的有改善,學校的老師也表揚兒子表現越來越好,與同學相處時也能很好地控制情緒。阿花自己的心情也有變好,過去因為與父母的矛盾關係,她發病時會控制不住地對兒子發火,現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劏房空間有限,兩人生活面對很多不便,但都學着一一克服。(點新聞記者 權世馪攝)

【夜晚用家具堵門防賊人闖入】

住在劏房,生活空間有限,家中盡量少擺雜物,給兒子留出空間活動,但由於地方還是太過狹小,有時兒子需要去補習社完成功課後才回家。除了空間問題,生活方面亦有不便。兒子的氣管敏感,偶爾透過窗戶會聞到隔壁住戶抽煙時的煙味,會引發哮喘,惟有時常關閉窗戶,令家中通風不暢。母子都擔心用火用電安全,亦會擔心盜竊等問題,每逢夜晚準備睡覺的時候,便用家具堵在門內,防止賊人闖入。

阿花感慨,兒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長大實屬無奈,但幸好兒子懂事,也遇到了好的老師和同學,學業都有進步,自己感到欣慰。她惟願獲重新分配公屋,讓兒子能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下成長,兩母子能有平靜生活。

逃離原本壓抑環境後,阿花母子的情緒得到改善,孩子在學校表現也有進步。(點新聞記者 權世馪攝)

(撰文:點新聞記者 黃思鴻、蘇婷  / 視頻攝製:記者 任青、茜茜子)

【屈室求存|香港劏房故事系列】

編者按:愈住愈細、愈住愈貴⋯⋯住屋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今時今日的香港,私樓樓價高企,公屋輪候動輒五六年起跳,有大量基層市民,長年屈於百呎(約10平方米)上下的斗室,艱難求存。根據今年3月的統計數據,本港現時約10萬間住用樓宇劏房,有逾22.6萬人居住……生存以上,生活以下,點新聞記者走訪多個居於劏房、鐵皮屋等「不適切居所」的家庭,聽聽他們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艱難求存的故事。

往期閱讀:

屈室求存 | 兩代人蝸居百呎房 劏房童:媽媽 我想住大屋!

屈室求存 | 幼子在鐵架床學走路 荃灣三孩母自責無法給子女好環境

屈室求存 | 颱風天鐵皮屋變「水簾洞」 天水圍母女:不想再與蛇蟲鼠蟻同住!

屈室求存 | 「同學家廁所是我家兩倍」 深水埗蝸居女孩冀掙錢後帶家人搬大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屈室求存|難忍家暴搬離公屋 黃大仙單親母子蝸居的辛酸(香港劏房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